星星火炬

班会观摩课简评:助人为乐是为人之本——《主动帮助他人》班会观摩课

发布时间:2012-05-15 发布者:hjl 阅读 : 2603

 

助人为乐是为人之本

——《主动帮助他人》班会观摩课简评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   叶德栋

今天,由张伏平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班会观摩课是围绕“主动帮助别人”这个主题进行设计的。张伏平老师从接受这个任务开始,就做了非常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虚心请教有关老师,在林晓劲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全年段班主任积极参与备课、讨论,再经过张伏平老师自己不懈的努力,今天给我们上了一节具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值得借鉴、学习的班会观摩课。首先,我代表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动帮助别人”这节班会课是针对当前少年儿童只要别人关心自己,不懂得承当责任,缺乏责任心,不懂得为他人着想,更不懂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主动去帮助别人而设计的。本节课首先以助人为乐的名言和历史故事为切入点,展示我国历史上一些助人为乐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理解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次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起主动帮助别人的情感,从而生成帮助别人的共鸣;再组织学生观看“助人为乐”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感悟帮助别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去主动帮助别人,激发学生助认为乐的顽强意志;最后又通过“你的身边哪些人需要你的主动帮助?”这个问题,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制定活动计划,立下誓言等活动,来促进他们树立主动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本节课围绕“知、情、意、行” 的设计流程,循序渐进,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树立主动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本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亮点:

1、以“助人为乐”名言和历史故事导入,营造助人为乐的氛围,感悟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之本,是一种美德,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通过让学生畅谈自己主动帮助别人的体验,把助人为乐内化为一种情感,起到了激励与鞭策的作用。

3、在课堂上,老师适时用风趣的话语,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活动。

4、巧妙地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用《爱的奉献》这首歌感染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使主动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5、用心理问卷的调查结果,从科学的角度来告诉学生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明显比不乐于助人的人快乐,从而点明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两点思考:

1、我们举行的班会课是围绕学校德育课题——“整体培育小学生责任意识”进行实践研究的,从前面几节课堂的设计流程以及所选择的内容来说,都是符合我们这个课题实践研究活动第三阶段的要求,但是,我们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感方面,还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去实践富有成效的途径与方法。

2、课堂活动中,我们老师无论是在点评学生的发言,还是学生的讨论、交流时,在深度与广度方面还不够理想。因为我觉得我们老师的点评要能激起学生的感悟、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品质内化,让学生感受自己所言所思的收获。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课题组编辑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