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宁德市“十四五”语言文字科研规划2021年度课题研讨活动
2021年12月15日—17日,宁德市“十四五”语言文字科研规划2021年度课题研讨活动(福安片区)在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宁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宁德市教育局,各县(市、区)语委、教育局,及各兄弟学校和同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肯定。 与 君 初 识 共话教科研 凝秀花香迎贵客,笑语满堂为教研。12月16日上午,尤灵芝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与会老师以研讨活动为媒,用心、用智、用情,踏上语言文字教研的“研学之旅”。 随后,张伏平、魏勇儿、张苹花、李清秀四位老师轮番上台,展示了四节充满语文味的高效课堂。 主持 刘诗 “伏”光跃金 诗意“平”升 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张伏平 张老师执教《枫桥夜泊》一课。他致力构建学习中心课堂,从学生的需求——“不懂的问题”出发,通过资料的补充,交流背景的别样;透过内涵的理解,感受心情的别样;借助画面的想象,聚焦景物的别样;体会诗文的动静,感悟描写的别样。最后引导学生聚焦钟声,串联诗情,谱写诗魂,营造了浓浓的诗意文化,暖人心田! 激流“勇”进 舞弄潮“儿” 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魏勇儿 第二节,魏勇儿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黑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她从四个目标原点出发:(1)激发兴趣;(2)提示看点;(3)教给方法;(4)规划读程。她以猜谜入手,通过视频激趣,紧扣小说三要素展开教学,提示《黑焰》的看点,聚焦《雪夜》《导盲犬》引导学生“有目的阅读”,穿插名家点评呈现本书的价值。课后她还推荐学生学做“阅读推进表”“行程图”“鱼骨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苹”易近人 “花”香满堂 寿宁县南阳中心小学 张苹花 第三节,张苹花老师执教《伯牙鼓琴》。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有目标地朗读,品味语言,感受“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之意;借助文字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句式练习,体会文言文结构之美;通过资料袋学习,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知音难寻。整节课无痕地让学生运用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以本课作为引子,由一篇带一本,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碧波“清”漾 山水明“秀” 寿宁县东区小学 李清秀 第四节,李清秀老师执教《长相思》。李老师带领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借助注释,补充资料,懂词意,悟词情;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听一听,互文质疑,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处的征程,用画面去注解文字,用情感去揣摩词意,感受作者身在征程,心系故园的思乡之情。短短的一节课,短短的两阕词,让我们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美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 高效研讨 落地发声 上午四节课展示之后,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王璟老师代表课题组做专家点评。她认为四位老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节课都能落实教学目标,巧妙解决重难点,让教学变得立体化,形象化,可圈可点之处颇多,给人启迪。同时她也指出每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冬 日 阳 暖 又遇语文香 朔风如解意,必至富春畔。12月16日下午,研讨活动继续在我校一楼多功能馆绽放精彩。 主持 叶小霖 “读思达”处现精彩 寿宁县东区小学 张玉芳 第一节,张老师执教《夜宿山寺》。她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定教,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领悟到朗读古诗的最高层次就是要“读出意境”,真正领会了《夜宿山寺》里的意境之美。她为了让学生“读好”,提供了适当的“抓手”,搭建朗读的阶梯,循序渐进,梯级上升。 “读说练”里出成效 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王璟 第二节,王璟老师执教《花钟》。她紧扣“关键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句子间的关联,转化关键句,最后概括段落的意思,一线串珠达成目标。课伊始,王老师从单元语文要素引入,唤醒学生对“关键句”的感知;课中,她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落实了“抓住关键语句概括”的目标。学以致用,她让学生将所学所得运用在写作中,深入了解关键句的效果。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比悟”时漾情思 福安市实验小学阳泉校区 王丽萱 第三节,王老师执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她引导学生比读、分读、合读,在“合——分——合”的比较中,发现两首诗在节奏、内容、主题、情感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写法与中心上的相同。通过在联结中组块,在具象中悟情,抓住“暗”“孤”“穿金甲”“遗”等关键词语的形象与意象,显化画面,体悟诗情,激荡情思。 “沉浸式”中话重构 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 尤灵芝 三节课之后,尤灵芝老师开设语文专题讲座《小学古诗教学重构》。她从如何解读文本确定单元目标,如何重构教学内容入手,总结出“三点一线”的策略,和台下老师进行了沉浸式的教研互动。她围绕“古诗教材重构,古诗知识重构,古诗能力重构,古诗教学重构,古诗评价重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有理论、有案例、有分析、有建议,给人启迪多多,收获满满。 评点统整化诗意 要知教研事,须待点评时。福安师范附小张伏平副主任统整三节课,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客观而富有实效的点评,并针对每节课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最后,他用了28个字概括下午的精彩盛宴:山寺读思品意趣,组诗对比辨同异,花钟觅法学概括,三课一讲成整体。 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 研无止境! 独行速,众行远!如切如磋,我们一路探寻,一路成长!因为,我们在下午的研讨活动中进行了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步入了一场诗意的修行! 携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桃 李 芬 芳 悦目皆美景 独携冬阳小兴致,来试教研第三泉。12月17日上午, 宁德市“十四五”语言文字科研规划2021年度课题研讨活动再次拉开令人期待的帷幕。 主持 廖佳慧 巧借猜想读“安妮” 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庄淑萍 第一节,庄老师执教《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她引导学生关注目录,引发思考,引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通过图片、文字、目录和视频中的细节,对安妮的个性特点进行猜想;品读三个文本片段,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外部的世界进行关联,验证安妮的个性,同时形成新的假设。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整本书产生极大的阅读期待。 紧扣诗眼近“枫桥” 寿宁县东区小学 刘章云 第二节,刘老师执教古诗《枫桥夜泊》。她紧扣诗眼“愁”,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想象画面,感受愁绪;通过体会诗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之愁;通过配乐读及听曲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吟唱美;最后以拓展阅读,体会《枫桥夜泊》的影响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元趣读学古文 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李望希 第三节,李老师执教《书戴嵩画牛》。她以多种形式朗读,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多次“沟通”、碰撞;以创设情境,感受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以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感受牧童的率真、可爱,两个人物采用不同的方法,体现教学之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她创新讲故事的形式,将读书之法迁移运用,实现了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双线并行谈诗词 寿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吴其炳 吴老师的讲座《基于审美素养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文情况浅析》,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排思想、体系进行梳理,分析了古诗词选文的朝代、作者、题材、编排情况、学段教学目标等,结合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分析,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细化并形成层次梯度,达成小学阶段学生审美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课,是实践的结晶;评,是成长的翅膀。 寿宁县南阳中心小学的张苹花老师接过了今天上午点评的接力棒。她以“植下阅读种子 点亮阅读之灯”为主题,一节一节课逐一点评,或聚焦“海量阅读”,或指向“文化传承”,或论述“以读为本”,点点滴滴里充满肯定,句句话语中饱含追求。 午后复斜阳,教研场场强。一个上午研讨课与专题讲座的“3+1”融合,充分展示了各个课题组在一线默默耕耘中的实践成果与理论前瞻,有亮点,有特点,有成效。 后 记 研讨 教无止境,研无止境。12月17日下午,活动在课题组成员的研讨交流中圆满落下帷幕。 两天来,精彩的讲座,精致的课例,精心的点评,从不同的视角,书写一幅幅不同的教研风景,可谓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每个课题组致力于语言文字课题研究的脚步将永不停驻。我们将继续追寻语言文字里的真谛,构建学习中心的高效课堂,创造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冬阳送暖景旖旎, 语言文字育桃李。 百家争鸣齐奋发, 教海泛舟成一体。 FSFX 福安师范附小 让校园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 文稿|李 薇 薛秋玲 赵密英 图片|刘姁姁 缪孝荣 黄 雯 编辑|陈迪业 张伏平 审核|谢兆文 尤灵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