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福师附小父母学校第一期第一课《描述性沟通语言的运用》开课
2017年1月6日晚上,福安师范附小父母学校第一期第一课《描述性沟通语言的运用》在我校多功能馆开课,由许松振老师主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父母学校第一期班主任陈颖玲老师进行课前点名后,就该班级的常规管理与学员们作了简要交流并进行确认;课题组成员、副班主任陈兴发老师协助班级做了许多工作。
课堂上,学员们依次作简单而活跃的
自我介绍,简介中学员们陈述了自己与孩子间存在的沟通困惑与期待。
学员们的主要困扰有:孩子做作业拖拉,学习被动,爱玩电脑手机,爱哭,吃饭慢,爱发脾气,胆小内向不自信,孩子好动……许多学员表示:作为父母,自身的脾气比较急躁
许松振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次课程分享:
1.喜悦──创造的能量。喜悦会感染人,珍惜喜悦能量,生活将更精彩快乐!
2.愤怒──守护的能量。愤怒的能量常常有针对性,愤怒的情绪没有好坏对错。父母要正视孩子的愤怒情绪:如果你的孩子会愤怒,恭喜你!
3.哀伤──结束的能量。承认它的存在,接纳哀伤能量,是结束悲伤能量的前提。人都有悲伤的时候,需要的是被接纳、被陪伴、被允许。
4.恐惧──逃命的能量。恐惧的能量没有对错,生活中没有安全感,就是恐惧能量。孩子、身边人有了恐惧情绪:尽量及时接纳、陪伴、聆听、了解。
由于孩子的行为对父母产生了客观具体的影响,才会引起父母的情绪反应。这一点,学员们自我介绍时陈述了自己与孩子间存在的沟通困惑,都清楚地作了描述性的表达。
什么是行为?怎样界定行为?这是本节课《描述性沟通语言的运用》的重点。许老师下了浓墨重彩,具体、详细的对每个学员进行辅导,每个学员都能从三个方面各描述1个行为,都能做到简练完整地描述
孩子的相同行为,对不同的家庭来说,父母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因此,孩子的行为没有好坏对错,父母只有能接受和不能接受
按计划,父母学校第二课将在鸡传佳音的农历正月元宵节过后开课,大家都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