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

求异存同 彰显个性

发布时间:2015-12-31 发布者:csz 阅读 : 1723

            求异存同   彰显个性

福安师范附小数学教研组

1013,在福安附小的多功能馆举行了“省基地校课题‘优化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策略研究’暨‘同课异构’课堂观摩研讨活动”。这次由黄丽娟和吴裕梁两位老师分别代表着三、五两个年段的团队展示“图形与几何”领域——《角的度量》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师徒团队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



“同课异构”活动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两位教师同授《角的度量》,在导课上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在教学内容的处理,练习题的选取等方面上明显不同,教学各具特色,吴裕梁老师的课自然清晰,黄丽娟老师的课平实高效。

课后的教学研讨,首先由两位教师从教学目标制定的角度上交流本节课的自己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设计的由来,其后数学组的老师针对两节课的“目标如何优化”“每个环节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围绕目标的落实上展开,层层递进。他们根据不同的教学风格、班级的不同学情确定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思想,也让听课教师深受启发。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通过这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从而提升上课听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总之,听完这两节课之后,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更加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充分的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课堂上多给孩子时间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