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
热烈祝贺叶菲菲老师荣获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第十四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一等奖
热烈祝贺叶菲菲老师荣获华东六省一市
小学数学第十四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一等奖
2012年10月下旬“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四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在山东烟台举行。我校叶菲菲老师代表福建省参赛,执教的《认识直角》一课在15节参赛课中荣获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指导,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协作委员会主办的极具影响力的全国区域性小学数学教学评比活动。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上海六省一市的15位老师,为现场的两千多名听课教师演绎了15节精彩纷呈的小学数学课。一节节大气、幽默、富有思考的课堂教学博得了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我校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一课,以其精致巧妙的教学设计、清晰简练的课堂语言、清新明朗的教学风格、娴熟的教学技能,诠释了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展示了我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和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参会教师的广泛称赞,最终拔得头筹,荣获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梁秋莲老师在课后的专家现场点评中指出:《认识直角》一课亮点多,精彩不断,注重直观获得概念,注重过程积累经验、注重资源合理运用、注重参与积极有效、注重方法渗透有度等高度评价。
可以说,叶菲菲老师的大赛夺魁,是我校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外出比武的又一精彩亮剑。这一亮剑,不仅展示了叶菲菲老师良好的教师素养,同时,也彰显了我校小学数学学科的团队精神和教研智慧。
以下是有关网站、与会教师对本节课获得成功的贺词与评价:
▲福建省小学数学课程网贺词:热烈祝贺叶菲菲、李喜融老师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第十四届观摩研讨会分获一等奖。
http://gz.fjedu.gov.cn/fjjy/shu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031
▲浙江金坛教育网:福建福安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一课中,关注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让学生经历找一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动手折一折直角、比一比不同方位的直角、画一画认识的直角等多种活动,深刻体验直角的特征,抽象出直角的本质属性,积累具体的操作经验。
▲瓯海教师研修网张荷洁老师:叶菲菲老师带来的《认识直角》一课抓住了角的生成点,关键处,以直角为重点延伸出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活动和素材资源,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等形式把角的特征深深的印入学生的脑海中,把一堂简单的课上得如此之丰富,如此之精彩。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小学殷松青老师:来自福建的叶菲菲老师教学的《认识直角》一课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这些精彩的课堂呈现给每位教师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的还是反思。
▲山东石岛实验小学参会老师:福建的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她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觉来判断直角的样子,出示正方形纸片、长方纸袋和不同放置方式的三角尺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活动找出直角。然后通过“折一折”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中再一次认识直角。如何知道自己折的是不是直角引出“比一比”活动,最后让学生根据对直角的认识来进行“造一造”活动,画出直角。这一系列的活动体现教学方式的新颖和灵活。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操作活动,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和比较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空间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山东荣成市府新小学袁宁老师:福建的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充分的考虑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角,引发学生对三角尺上直角的关注,进而逐一抽象出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不同放置方式的三角尺图上的直角,从而揭示出直角的概念,较好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次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习需求,从而获得大量的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
▲瑞安市安阳西岙小学王芳芳老师: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一课中,通过让学生经历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动手折直角、认识不同方位的直角、画直角等多种活动,积累具体的操作经验,深刻体验直角的特征,抽象出直角的本质属性。其中叶老师的两次画角让我记忆犹新。
(一)画直角,学生通过摆、折、拼等活动,感知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后,叶老师在黑板上端正地画了一个直角,追问到:我画的怎样?相信你们也会画的很好!
(二)画钝角,叶老师在揭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画好直角、锐角之后,故意先画一条边,追问:老师接下来画的是什么?如果还是锐角怎么画(经历锐角的叉开有大有小,从而感受:0度<锐角<90度),如果是直角呢?(感受直角的唯一性)如果是钝角呢?(体验:90度<钝角<180度)
简单的语言,有意的举动,无不说明叶老师言语的智慧与教学的灵动。智慧于让学生点评老师画的直角,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为示范画直角孕下伏笔。灵动于不费吹灰之力把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性凸显。
▲南京市东山小学张琪:福建的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课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找、想象、造、折、比、画这些活动,深刻体会直角的特征,再抽象出直角的本质属性,积累具体的操作经验。
▲安庆经济开发区教育中心陈杰平:叶菲菲老师在执教《认识直角》一课中,通过课件反复演示活动角的变化,判断角的名称,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理解了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
▲小声活的博客:福建叶菲菲老师在认识直角这一节课上,老师考虑了学生不同的学习背景,为学生准备了不规则的纸片、三角尺、小棒,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直角,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细心的准备,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用心,真正的走进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有效教学。
▲常州市实验小学集团刘妍慧:福建的叶菲菲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一课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不规则的图形纸、两根小棒、两块同样大的三角尺(含45度角的那块)等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动手创造一个直角。造角活动有机地融合了拼角、搭角与画角活动,引导学生在自由多样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在“摆““拼”“搭”“画”直角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刻的体验,这不仅是动手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
▲威海市大岚寺小学王晓萍老师:《认识直角》一课的相关问题:直角的教学看起来很容易,为什么练习中仍然有难度?直角一挪地儿,学生竟然不认识了!什么原因?答案我在这次观摩此节课中找寻到了。
1、出示三角尺,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学生指一指,摸一摸,找找感觉。)
2、找图形中的直角: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学生分别指出直角后,老师又分别把这些图形旋转,再来指指直角在哪儿。最后老师小结:这些角开口的方向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直角。
3、创造直角:学生用三角板拼、用纸折、用小棒摆等多少方法创造直角。
4、检验直角:教给学生用三角形验证直角的方法。
5、辨析: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吗?老师折的直角与学生折的比一比、同桌折的直角比一比,在检验的过程中,既是对直角特点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对检验方法的巩固练习。最后老师小结:在创造角的过程中,同学们用的材料不同,角的方向不同,角两边长短也不同,但这些直角的大小都相同。
经历了这样5个活动,学生建立起了非常丰满的直角表象,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可以应用于后面将要认识的锐角和钝角)。这样的教学下来,还会出现“直角一挪地儿就找不到了”的问题吗?
……
附件请点击图标下载浏览:
附件请点击图标下载浏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