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
三年级语文环保教案:《狼和鹿》教学设计 (赵密英)
《狼和鹿》教学设计
福安师范附小 赵密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的特点。(出示图,板书:狼、鹿)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让我们借助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检查读书情况,个别学生分段读。
三、紧扣词句,研读课文
1、(出示图)同学们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这图画,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3、出示:“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4、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十分喜欢这座美丽的森林。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示图)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齐读。看到这枯黄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5、生活在其中的可爱的鹿呢?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发现课文中有3个数字是描述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数量的,你们找到了吗?(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分组学习,找到原因。
6、分组学习,交流反馈。
7、我们看看课文中分析的和大家的意见一不一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为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边读边想:为什么凶恶的狼变成了“功臣”,而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怎样读?
四、提升感受,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自然界就如同一架天平(师画天平),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使各种生命得到合理的发展。今天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19 狼 和 鹿
三千 十万 八千
“功臣” “祸首”
吃
狼 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整体回顾
1、读词语:
葱绿 提防 宁静
捕杀 血泊 功臣
消退 传染 祸首
2、整体回顾:
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是个什么样子?一百多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又是什么样子?
3、质疑导入:
面对凯巴伯森林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疑问?
二、品读想象,感受“生机勃勃”。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是个什么样子?
2、汇报、感受其生机勃勃:
①体会“葱绿”
②用“有的……有的……”说说鹿在干什么?
③抓关键词“生机勃勃”指导朗读。
3、看图发现其危险:
①说一说狼的行动,想象理解“下毒手”、“暗算”
②看图观察鹿的动作神情,理解“时刻提防”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默读想象,感受森林失去宁静。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2、汇报,说一说。
3、指名读描写场景的3、4两句话,思考:注意句中的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看出了什么?
4、交流体会,并指导朗读。
四、品读复述,体悟“灾难”。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失去宁静的凯巴伯森林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流印象。
3、引导学生带着疑问重读第三自然段,理清层次,体会森林变化过程及灾难的严重:
⑴第1、2句:
①森林中首先什么发生了变化?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②比较数字“4000”“100000”,体会“生儿育女”和“大量繁殖”,理解“鹿 的王国”。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⑵第3、4句:
①指名读,思考:鹿群变多后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②感受十多万只鹿在挨饿,体会“饥荒”的含义。
③现在的森林是个什么样子,出示配乐图片,静思片刻,说说你的心情。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这个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灾难的严重。
⑶第6、7、8句:
①指名读。思考:这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②通过对数字的比较体会疾病的可怕,指导读比喻句。抓住“妖魔的影子”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
4、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森林,图画对比感受灾难的巨大和教训的深刻。启发学生记住教训,引导学生复述变化的过程,并适当指导。
五、反思讨论,交流认识。
1、小声读第四段,思考:人们现在是怎样认识狼和鹿的?
2、交流。 板书: 功臣 祸首
3、小组讨论:为什么称狼为“功臣”,又问什么称鹿为“祸首”,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4、交流。在黑板上板书双引号,感受这里的“功臣”“祸首”加上引号是因为这样的结果是人们没有想到的。
六、总结升华,唤起追求。
1、总结课文:我们读了《狼和鹿》的故事,看到了凯巴伯森林百年来遭受的灾难,现在又重新认识了狼和鹿在森林中的作用。 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当地政府也决定让凯巴伯森林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的美丽,你认为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讨论、交流。)
3、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怎样才是“功臣”呢?
4、升华课文:大自然不仅是我们人类的家,也是所有动物的家,更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必须做“功臣”,这样这个“家”才会宁静、和谐。
七、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收集有关生态平衡或失衡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
3、设计一条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宣传的标语。
附板书: 狼 和 鹿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