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科
2009年求知计划活动总结
2009年2月,我校开始在五年级的2个班级中实行本年度的求知计划——《技术与社区课程》的培训任务。通过具体的项目活动,学生熟练掌握了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和多媒体等常用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他们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多项社区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感受到了探索知识的乐趣。
回顾今年求知计划的实施过程,虽然辛苦,但其乐无穷,因为我们沿着探索征程又迈进了一步。
一、创设了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环境
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电脑,更是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因此,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应特别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尝试依据小学生心理特点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培养和激发兴趣;结合生活实际积极组织实践操作等。通过实践,我们意识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研究动力最重要的源泉,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了创造性思维的大门。
根据福建省求知计划“节约纸张,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要求,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了“节纸卫士在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节纸问题、爱惜纸张、积极地参与节纸行动。通过调查、实践,同学们在求知计划课堂上制作了邮票、海报、演示文稿等作品。在作品展示活动中,他们普遍能正视纸张的利与弊,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节纸方法与倡议,很有现实意义。
在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获取了大量新知识,积极地参与了项目活动,进行了一次次成功的合作。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正是孩子们探求新知的不竭动力。
二、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求知计划教学中,我们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利用信息技术再学习,从而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信息资源的咨询者和中介者,学生情感体验的支持者。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从被动地听课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则组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争让每个参与求知计划的学生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间的交流,如BBS、网站留言板、QQ等。这些平台实现了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其强大的管理功能则是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质量的保障。
在求知计划的实践过程中,多种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让我们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的学习目标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三、提高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认知工具的意识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求知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在求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它当成了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创作实践和自我评测的实用工具。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优势,它所呈现的知识比传统课本中的信息更广泛;获取的知识比传统的方法更快捷;知识的呈现方式比传统的渠道更生动。在一次次探索、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依靠信息技术这一便捷的工具,获取了大量新知识,进行了一次次广泛、深刻的交流,完成了一项项充满童真、童趣作品。他们由此深刻意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工具是可以为自己的终生学习服务的。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学习是让学生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我们还将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求知风气,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机会,在求知计划这个平台上,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