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

关于绿竹笋风味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2-05-16 发布者:hjl 阅读 : 2395

 

关于绿竹笋风味的调查研究

 

                     

一、选题背景

镜头一:在“各种各样的植物”这节科学课上,同学甲说:福安的特色植物是绿竹,它产的竹笋甜味、汁多,是消暑胜品。同学乙反驳道:我妈妈买的绿竹笋常常带苦味,不好吃。

镜头二:(福安京都菜市场)在市场蔬菜摊的角落摆放着一、两篮的绿竹笋,数量不多,好像是其它蔬菜的陪衬。摊主介绍说:绿竹笋产量不高,需清晨割采,价格较贵。

镜头三:(电脑室)同学们查阅资料,漫谈“绿竹笋”。

绿竹笋是我国南方优良竹种---绿竹的幼芽,因形似马蹄而笋肉洁白,故又称马蹄笋,白玉笋。绿竹笋产于夏季,质地脆嫩,味道清爽,深受人们喜爱,它长于泥土中,是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且富含粗纤维,可溶糖及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BB2、磷、钙等物质,具有生津消暑,降脂降压,清除体内垃圾,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是夏季理想的保健食品。

福安绿竹笋更以其可口美味而闻名海内外。原省委书记贾庆林曾莅临有感题诗曰:“千里绿竹起黄沙,赛江两岸舞婆娑,不忘时传疾苦声,更喜增财富万家”。

二、成立科学研究小组,进行福安各地绿竹笋风味的调查研究

为了弄清福安绿竹笋的风味为什么比其它地区好,但又有苦有甜,我们成立了科学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活动成果如下:

1、福安各地绿竹笋风味的评价。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福安各地绿竹笋的受欢迎程度有很大不同,为此我们在福安城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人们对福安各地绿竹笋喜欢程度依次如表1

福安各地绿竹笋风味评价表(表1

 

黄兰村绿竹笋

湖口村绿竹笋

锦鸡笼绿竹笋

溪柄镇绿竹笋

甜味

较甜

中等

汁最多

汁较多

中等

总体评价

较高

中等

2、影响绿竹笋风味条件研究。

我们通过上网学习了解到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土壤条件、水肥情况、管护措施和地理气候条件等。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条件一:土壤对绿竹笋风味的影响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解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我们抽取了黄兰村绿竹林土壤样本、湖口村绿竹林土壤样本、锦鸡笼绿竹林土壤样本、溪柄绿竹林土壤样本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表2

福安各地绿竹林土壤样本比较表(表2

 

黄兰村绿竹林土壤样本

湖口村绿竹林土壤样本

锦鸡笼绿竹林土壤样本

溪柄绿竹林土壤样本

土壤颜色、质地

黄壤土

黄壤土

黄壤土

黑壤土

土壤结构

粘粒、粉砂、细砂含量较多

粘粒、粉砂、细砂含量较多

粉砂、细砂含量较多

粗砂、细砂、粉砂和粘粒含量大致相等

含水量

较多

一般

透气性

较强

一般

一般

PH

6153

6210

6253

6580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出产绿竹笋风味好的竹林的土壤属于黄壤土,土壤粘性较强,粉砂和粘粒较多,质地较黑壤土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较强,PH值偏酸,但酸性很弱。

条件二、水分对绿竹笋风味的影响

竹子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各种生活条件,其中水分对竹子影响较大。水是竹笋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竹笋生理活动的介质。在挖取的绿竹笋中,我们发现水分含量达90%左右。

听农民介绍说,竹笋出土期,如温度适宜,在土壤水分充裕的竹林里,往往竹笋出土较早,数量也较多。春季雨后高温,总有大量竹笋出土,长势旺盛,俗话说,“雨后春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遇久旱不雨,土壤过于干燥,即使温度适宜,竹笋出土也缓慢,甚至有的未出土就死亡。

福安年平均降雨量达1350-2050mm,特别是春夏季节雨量丰沛,适合绿竹笋的生长,但影响福安各地的水质对绿竹笋的风味有没有影响呢?我们分别取黄兰村竹林、湖口村竹林、锦鸡笼竹林、溪柄竹林的地下水样进行研究发现:黄兰村、湖口村、锦鸡笼的地下水的矿化度为0.2/升,PH5.95,CO3-CL-Na-Ca型偏酸性极软水;而溪柄镇由于靠近赛岐等沿海地带,水质不佳,矿化度为0.12/升,PH6.28,属CO3Na-Ca型偏本酸性极软水。而且黄兰村、湖口村地处富春溪两岸,绿竹林的水分更加丰富,笋的风味更佳。

条件三、管护措施对绿竹笋风味的影响

锦鸡笼和溪柄绿竹林产的绿竹笋风味不佳是由于水质和土壤的条件的限制,那么有相同水、土条件的黄兰村与湖口村竹林所产绿竹笋的风味为什么也会有所不同呢?我们走访了两地的笋农,了解了他们不同的管护措施。

近年来黄兰村在镇政府的有力组织及黄兰村委的共同配合下,开展了“百里绿竹长廊”的建设,笋农每年对绿竹林进行多次护理:1、每年在春节前进行扒土施肥,其作用有二个:一是提高土温,疏松土壤、刺激和促进笋目萌发,提早发笋;二是便于施肥,并铲除缠绕笋目上的须根,防止竹根结网,使笋目发育免受束缚。在扒土时结合施春肥,以有机肥为主,施后覆土培高。2、锄草松土与施肥结合进行。每年应在5月、7月和9月锄草、松土、培高各一次,松土深度为5-10厘米,通过锄草、松土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而且可以切断地表毛细管,使土壤保持较多的水分,有利于竹林的生长。3、注意给正在萌发的丛生竹笋目培土。当笋目慢慢生长形成小笋时,要用土壤重新覆盖所有正在萌的笋芽上,经过培笋增加土层高度,使竹笋有更长的时间在土中生长,促使笋质细白、幼嫩,笋味鲜美,防止笋味变苦。

湖口村依旧沿用传统的管护方式,只在春节前进行扒土施肥,因此绿竹林的肥力不足,竹笋的风味就稍差。

条件四、地理气候条件对绿竹笋风味的影响

福安市地处闽东中心,三面环山,南面临海,位于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ºC以上,而福安的年平均气温19.8,年有效积温54006150,年日照时数1906小时,温暖的气温使福安绿竹笋风味比其它地区的更甜美。

四、我们的建议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注重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绿竹笋的需求越来越大了,网上求购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但我市绿竹笋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为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抓绿竹笋产业化生产,积极提高绿竹笋的保鲜技术

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改变了以往粗放经营为精耕细作方式,提高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注重产品质量,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以优质取胜,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绿竹笋要对外销售,运输过程中的保鲜十分关键。只有提高绿竹笋的保鲜技术,才能让福安的绿竹笋真正走向世界。

2、建立自己的品牌,逐步培育市场,扩大流通渠道

建立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壮大营销组织。将保鲜绿竹笋销往香港、澳门、深圳,同时组建绿竹笋深加工企业,生产 "沙拉笋"销往台湾、日本等地,加强市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杜绝欺行霸市等不良行为发生,确保市场有序、公平、公正交易,让客商放心满意。

 

 荣获:全国三等奖,省一等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