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面对手机瘾、考试焦虑的孩子,方法来了

发布时间:2018-12-06 发布者:admin 阅读 : 1920

——亲子沟通技巧综合运用演练()案例分享

201869日晚,在福安师范附属小学图书馆,父母学校第一期第十二课《亲子沟通技巧综合运用演练分享(二)》来了。


本次课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松振老师主要针对学员们在亲子沟通中产生的疑惑,进行指导。经学员本人同意,现将一些案例和大家分享。

案例分享一、《孩子得了“手机瘾”》


孩子爱玩手机,如果没有手机在手,就会坐立不安,常常趁家长不注意就私自拿走手机。

妈妈:孩子,我的手机在你手上吗?

孩子:在我这儿,让我玩一会儿。

妈妈:需要玩多久?

孩子:半个小时左右。

妈妈:现在是9:3010:00要还给我。

妈妈:孩子,刚才10:00,手机还给我吧。

孩子:再过一会儿吧。

妈妈:还需要多长时间?

孩子:10分钟左右。

妈妈:10分钟已到,现在将手机还给我。

孩子:能不能再让我玩一会儿,我没玩够,还想玩。

妈妈:手机好玩,你很想玩我能理解,没通过妈妈同意你拿走我的手机,我没责备你,你玩半小时之后又增加十分钟,妈妈都接受了,现在听你说还想玩,我不能接受,我觉得你没尊重妈妈!

孩子:不玩就不玩,有什么了不起!(孩子生气中将手机还给了妈妈)

妈妈:我感受到孩子生气了。

许老师分享:

勿画蛇添足:妈妈没有伤害孩子,这种情况下的生气,不用协助。

平等协商:家长给孩子手机的顾虑,需要在双方无情绪时进行交流。比如玩多长时间?时刻到了是否需要家长提醒?父母提醒后孩子停不下来怎么办?在交流中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拿主意想办法,实施后要对协商结果予以评估,再进行调整。

案例分享二、《明天考试我害怕》


孩子:妈妈,明天就“考试”了心理好害怕。

妈妈:孩子听到“考试”会害怕,是什么让孩子害怕了?

孩子:班上有个同学平时成绩没我好,上次成绩比我高,他居然当着同学面前对我大声说:“我终于考得比你好了!”

妈妈:那个同学这次成绩比你好,而且在其他同学和你面前的得意表现,让你难以接受,是吗?

孩子:是的。

妈妈:面对这事,你有好办法吗?

孩子:只有成绩考得比他好。

妈妈:你想每次成绩都要比那同学好,所以你才有压力感?

孩子:是的。

妈妈:那同学成绩比你好一次,就那么得意,我感到你的成绩一直是他的目标,妈妈为你高兴!

妈妈:孩子有没有试着放松一下自己的想法,比如让那同学偶尔一两次考得比你好?

孩子:没有。

妈妈:愿不愿意试一试,调整、放松一下自己?

孩子:我试一试吧。

妈妈:还有没有其他方面让你感到压力?

孩子:考不好回家,担心爸爸妈妈会不高兴。

妈妈:妈妈知道你用心学习,而且成绩也还好,即使一两次成绩没那么好,妈妈也一样爱你!

孩子:嗯。

妈妈:刚才的心情会放松一些吗?

孩子:是的,放松了很多。

案例分享三、《妈妈,我没考好》


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回家后,闷着不说话,妈妈在第一时间觉察到他的情绪。

妈妈:孩子,妈妈从你的表情神态知道,你心情不舒服。

孩子:是的,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妈妈:哦,是考试成绩让你难过,妈妈明白了。

妈妈:(用真诚的态度专注孩子,给孩子一个大拥抱)如果是妈妈考试成绩不理想了,也会难过的。

妈妈:刚才我能协助你做些什么让你心情舒服一些吗?

孩子:我们一起查找一下错题的原因吧。

妈妈:我很愿意!

......

妈妈:从刚才发现的失分中,孩子有什么感受?

孩子:主要不是不会做,是解题习惯方面的原因。

妈妈:你认为错误主要不是知识缺漏,是习惯问题,你有没有应对的好方法?

孩子:有,比如查找错题后,加强同类型题目练习。

妈妈:这方法我赞同,孩子今后有什么计划?

孩子:(孩子说计划方案)......

妈妈:刚才心情能放松一些吗?

孩子:好多了。

妈妈:孩子一直争取进步,妈妈很放心!

案例分享四:《百词竞赛复习时的一次谈话》


背景:马上要百词竞赛前了,孩子书写错误的词语较多,为了帮他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我打印了一份词语提纲,想让孩子周末再做一遍,孩子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房,迟迟不见动笔。

妈妈:孩子,妈妈看你坐在书房10分钟了,还没开始写词语,怎么了?有什么话要跟妈妈说吗?

孩子:老师在学校已经让我们写了一次这个词语的提纲了,你还让我写,我觉得好累,不想写!

妈妈:妈妈能理解你的心情,重复做一份提纲确实会让人觉得烦,那怎么才能提高书写的正确率,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孩子:那我用自己喜欢的摘抄本,把错误的词语记录下来,然后放口袋里,随时拿出来看看,加强记忆,晚上你帮我听写一遍,检验下效果,可以吗?

妈妈:这个方法确实比妈妈想的那个重做提纲的方法方便很多,就试试你的新方法!

孩子:妈妈万岁!

后记:孩子很开心地把那些错误的词语摘抄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小本子上。我仔细观察了,一天下来他确实看了好多遍那个本子,而且有时还用手笔画着练习书写。当晚再次听写,孩子真的把那些错误的词语全写对了。

反思:理解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是父母支持孩子学习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知以上分享是否能为各位家长同胞们暑假里或者下个学期伟大的“父母工作”点亮一盏明灯。预祝家长们荣升学霸父母!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