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华诞

【百廿附小】附小轶事 · 我在“大跃进”前后的福安师范附小

发布时间:2022-11-20 发布者: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2737


弦歌不辍,百廿芳华。2022年秋,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华诞。值此,我们将发布建校12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公众号推文,让我们一起心怀感恩,砥砺前行,在传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百廿附小,薪火相传。在附小百廿华诞之际,老教师们不由得提笔记录在青春岁月里鲜为人知的附小故事。在这里,谨以《附小轶事》篇章向全体退休教师、在附小工作过人员、全体在职教职工道一声:谢谢您的辛勤付出,造就了今日附小!





我在“大跃进”前后的

福安师范附小


吴振祺

1957年8月,我们八位同学从设立在福安罗江的福安师范学校普师毕业,分配到位于赛岐的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工作,开始了我们一生的从教生涯。

那时的附小,建在一个小山包上,学生仅有六个年级的十几个班级(有的年级三个班,有的年级两个班),充其量只有五、六百人,教职员工也才二十多人。

学校规模虽然不大,但教学秩序却是十分严谨的,堪称福安专区(闽东地区)的一所教学规范的学校。举个小小的例子:我刚刚加入教师队伍,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期初与同年级、同教材的老师共同制订的教学进度表,精确到第几周,星期几,上、下午,教某一课文,第几课时,一直从期初执行到期末,竟然没有一节课变动过。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足见当时教学秩序之稳定。这是我一生从教四十一年半直到退休,见到的唯一一次。因此印象特别深刻,以至终生难忘。


初为人师的欣慰


那时的教师工作量是挺重的。以我为例,既教语文、算术,又当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还兼中年级(三、四年级)的生活辅导师(相当于后来的年段段长)。据说因为中年段只有我一个男老师,要想镇得住各班学生,尽管是新老师,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好在赛岐的学生比较配合,让我这个年仅18周岁,被孩子们戏称为“小孩老师”的人,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还与几个中年段比较调皮的学生交上了朋友,说来也确实不容易!

在教学方面,我偏好语文,打小就不爱算术(直到以后的数学)。现在要我教算术,又是一个勉为其难,但我还是接受了。可想而知,我必须比备语文课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算术教材。有一天,在“9的乘法表”备课时,我居然发现:从9×1到9×9,每个得数的数字总和都是9,都可以被3整除;同时这些得数个位数的顺序是从9到1,十位数的顺序则是从0到8。当时,距今六十多年前的我,并不曾看到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数学资料上有说过这一点,它完全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所以倍感喜出望外。第二天,在课堂上,我除了讲解上述规律外,还告诉学生:以后你在默写“9的乘法表”时,如果遇到数字排列不按顺序,那肯定错了,就要按数字大小顺序改正过来。在尝到甜头之后,我更加认真对待算术课,顺利地度过了初为人师的第一学期,得到了学生、同事和家长的信任,心里感到莫大的安慰。

本学期寒假,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福安城关开展反右派斗争。附小和溪柄学区的教师同一个大组,批判对象是一个学区校长。大家根据上级发下来的材料,组织批判他的言论;还有一个青年女教师,运动中积极撰写文章,认真批判“右派”,表现比较突出。不想,运动接近尾声时,接到上级通知,说她也是右派分子,要组织大家对她进行批判。大家虽然感到愕然,但还是照章办事。

这次运动中,我县中小学教师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有的几年后“脱帽”,成为脱帽右派分子,重新安排工作。有的一拖,拖到二十几年后才得以改正。

为了不耽误1958届小学毕业班学生的正常学习,学校决定我和另一个算术老师,提前回校执教两个毕业班的语、算学科。我这个刚满半年教龄的新教师,也匆忙接受任务,回到赛岐,担起了这个生疏而繁重的一人教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由于我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信赖,彼此相处得很好。原来这两个班学生中,还有几个年龄比我还大的,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我也不惧怕他们,他们也不嫌我嫩,大家皆大欢喜!一个多月后,城里的运动结束了,全体老师回到了赛岐。 


办学方向的变革


第二学期,学校工作大变动,一下子调走了十多位老师。我被安排到五年级工作,担任一个班的语文、两个班的历史教学。还当班主任和辅导员,兼任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这学期处于“大跃进”的年代,学校不能像上学期那样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必须紧随时代的脉搏同时跳动。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社会活动:

积肥:学生们有的一人肩挑土箕,有的两人抬着畚箕,到处寻找猪圈、粪坑、池塘、地沟和垃圾堆等,去挖掘或制造肥料,然后送到赛里的农业生产队,供农田施肥之用。一天下来,欢声笑语,歌声不断,哪顾得上肮脏和劳累。 

扫盲:这一年,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凡是不识字者,除了幼儿和耄耋老人,都定时到村街组织的扫盲班去学习识字。我校高年级的部分学生也成为扫盲班的骨干,根据县里统一印发的扫盲课本,去辅导学员识字。我本人则按赛岐镇安排,带领几个中学生到农村去扫盲几天。

砍柴、烧炭:有一段时间,五年级以上学生停课,自带铺盖和工具,由老师组织带到廉首的农村砍柴、烧炭,以支援炼钢铁运动。 

这个时期的学校,已经不可能再关门教学,而是要积极融入社会。凡是学生能亲历亲为的事,都要积极参加。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了。 

除了以上师生共同生活外,本学期还在教师中开展了一个政治活动—— 向党交心。就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对党忠诚老实的态度,把自己对解放后开展的历次政治运动的认识一一写出来,向党组织交代。


汉语拼音的情缘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推行了。我凭借一张《汉语拼音方案》的留声机唱片和一本《汉字拼音检字》的小字典,坚持自学。唱片随时听,字典随身带,时时加以巩固。还与一个去东北读大学的原初中同学,用汉语拼音通信一段时间。经过刻苦努力,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能够独立进行教学了。然后我率先在我执教的五(二)班开始教学汉语拼音字母。学生们对汉语拼音这个新生事物颇有好感,也饶有兴趣地认真学习,成绩显著。本班同学带了个好头,为下学期学校全面开展拼音教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这年暑假,我和福州师范刚毕业分配来福安任教的魏孝俊、刘怀忠两位新老师,受福安县文教科的委托,分别对全县小学高、中、低年段的部分语文教师进行汉语拼音培训,以便在新学年开学后在全县小学全面推广汉语拼音教学。我们三个不及 20岁的小青年,面对全县各学区来的骨干教师,虚心学习,认真执教,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促进全县汉语拼音教学和推广普通话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也为自己能赶上由注音字母(ㄅ、ㄆ、ㄇ、ㄈ……)转向汉语拼音字母(b、p、m、f……)的大变革时代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一段经历,为我奠定了毕生为之努力的专业主攻方向——汉语言文字;也成就了我后来成为全国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此为后话。


多种工作的历练


我到附小任教的第三学期到来了,那是1958年9月。尽管上级分配来八位新老师,但人手还是很缺乏的。期初我被分配担任两个星期的二、四复式班语文教学。这对我又是一个新的尝试,但我很快适应了。不曾想,这段经历对我20年后到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加入复式教学的研究,多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体验。 


之后,重新分配我到五年级一个班教语文,只当少先队辅导员兼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不当班主任了,那是因为要兼任赛岐镇业余中学的语文教学。有机会让我走向社会,广交各界朋友,并且接触成人教育,扩大我的工作面,我当然感到高兴。为此,我竭尽全力,认真执教,受到众多学员的欢迎。直到多年以后,许多赛岐的昔日学员碰到我,都不约而同地说:“老师,有空回赛岐玩吧,我们没有忘记你!”


接着,赛岐镇抽调几个老师去炼钢铁,我又成了光荣的“钢铁战士”,坚持在炼铁岗位上。我们住在溪柄黄河村,每天往返于住地和炼铁炉旁,没日没夜地工作,过着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由于日常作息没有规律,使我得了胃病,一天发作好几次,根本无法正常生活。这样只好告假,回校任教。这次胃病持续了一年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多方关照。后来一位学生家长给了我一帖药方,治好了我的胃病。我十分感激! 


这年寒假,全县教育界开展“肃反补课”运动。那些来自旧社会的老教师,凡是没有把历史问题交代清楚的,都要自觉向组织交代清楚。这是解放初期“肃清反革命”运动的补充,故曰“肃反补课”。


关爱学生的情怀


时间指向1959年3月,我到附小进入第四学期了。学校把五年级原来的三个班拆并为两个班,我担任的班级学生数增加到58人,我只当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则由另一个实习老师来担任。我教语文、兼任两个班的历史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学校从社会的喧嚣中逐渐步入正轨,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一定要过好同学关系这一关。我首先从班干部抓起,让新加入的同学也占一定的干部职数,不要冷落了他们。其次反复强调大家从今天开始就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不再分你我,一切为了新的五(一)班。好在新来的同学正是我上学期教过的学生,他们对我这个班主任还是信任的。这个新组成的班级,很快进入了正常的轨道,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