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华诞

【百廿附小】红色记忆 · 詹如柏

发布时间:2022-09-30 发布者: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1735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烈士纪念日,我们缅怀英烈,铭记功绩,砥砺前行。让我们打开《红色记忆•紫阳小学篇》,重温曾经就读于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前身紫阳小学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

红色记忆 · 紫阳小学篇

★ ★ ★ 百廿附小 ★ ★ ★  

学校前身紫阳小学是一所具有反帝爱国光荣传统的学校。

据《福安市教育志》(1995年版)记载,1925年冬,福安扆山中学、紫阳小学、湖山小学学生会,组织200多名学生在城郊附近捣毁部分罂粟苗,反对政府和土豪怂恿农民种植罂粟,征收鸦片捐,迫使捐囊黄晋锟拿出2000元大洋的罚款,用于购置图书,创办了福安县立图书馆。

1928年冬,福安扆山中学、紫阳小学师生成立互济会和反帝大同盟小组。

1939年1月,为了支持抗日,由城东小学(原紫阳小学)发起,召开“中国儿童号”飞机筹捐会福安分会成立大会,选出理事15人、常务理事3人,发动全县开展募捐活动。

 红色种子在学校孕育生根,闽东革命先烈詹如柏、陈铁民、郭文焕就是其中的代表。

注释:

①《福安市教育志》,1995年版第10页。

②(《福安市教育志》,1995年版第11页。 

③《福安市教育志》,1995年版第14页。






 詹 如 柏

从反封建斗士到特委代理书记 


詹如柏(1902-1935),原名詹寅,1902年9月11日出生于福安潭头后洋村一个辛勤而殷实的农民家庭。自幼习武,练得身手矫健,体魄强壮。他勤奋好学,七岁时进入私塾读书,深得塾师的厚爱。后来由于家庭贫困,他被迫辍学在家务农帮助父母维持家计。1926年秋,他重获读书的机会,进入县城紫阳高小新制班学习,这是一所具有反帝爱国斗争光荣传统的学校。特别是这时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发动领导的“打倒军阀列强”、“打倒土豪劣绅”的国民革命运动,使这位走出大山、初涉世事的农民儿子开阔了眼界。1928年秋,考入福州国学专修馆。
1929年夏,经施霖介绍,詹如柏认识了马立峰,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他在福安北区崇山峻岭间成立了一支秘密游击队,配合农民运动开展抗捐抗税斗争,詹如柏任队长。同年夏,詹如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7月在陶铸指导下,与马立峰等组建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任队长。同年9月,他和马立峰领导了兰田暴动,威震闽东。
1933年2月,马立峰被捕后,3月詹如柏接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书记。同年8月1日,福安革命委员会成立,这是福安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政权,他当选为主席,此后致力于苏区政权建设。1934年初,与叶飞、曾志、马立峰等利用“闽变”有利时机,发动领导全区性农民武装暴动,创建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立,他当选为委员。1934年8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径闽东,詹如柏和叶飞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团扩大苏区,打通了闽东各游击区的联系,各县苏区连成一片。1934年秋,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后,国民党调集重兵大规模“围剿”闽东苏区,詹如柏在极为困难的局面下代理闽东特委书记,领导苏区军民开展反“围剿”斗争。1935年3月1日,因叛徒出卖,詹如柏在寿宁县后章村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刑讯,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35年3月18日,詹如柏慷慨就义。
詹如柏是闽东党组织、工农武装和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功勋卓绝的革命领导人。他的事迹被载入了《中华英烈传》。
 

(根据中国军网,中共福安县委党史研究室、福安县民政局合编《福安英烈传》①等材料整理,照片由中共福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2022年7月1日

福安师范附小党总支组织党员

参观潭头镇三英纪念馆(后洋村)



 2022年7月1日

福安师范附小党总支组织党员

到潭头镇三英纪念馆(后洋村)

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2022年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

学校在闽东革命烈士陵园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022年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

学校少先队员

在闽东革命烈士纪念馆

聆听讲解员讲述

詹如柏英雄事迹







FSFX

福安师范附小

和而通达  雅而美行

文稿|钟培言

编辑|陈迪业

审核|黄晋耀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