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地震来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05-09 发布者:cyh 阅读 : 1386

地震来了怎么办?

 时间:  201659日      讲话人:陈雯菲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地震来了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20085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了6万多人遇难,3万多人受伤,一万多人失踪。而今年的2月份,离我们很近的台湾省又发生了6.7级地震,此次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两颗原子弹,是6年来最严重的地震,地震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大灾难,那么,同学们,如果发生了地震,你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保护头和眼睛,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课桌下,靠围墙的同学尽量往里靠。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抱头、闭眼。第一次震感过后,大概也就是在几十秒钟,还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撤离教室,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操场。如果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可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护着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应该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到窗台边上去!也不要到走廊的护栏边上去,更不要尖叫,不要拥挤,迅速撤离教室、教学楼。

让我们谨记避震三原则: (1)不要惊慌。在大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避免惊慌。要克服“惊呆”和“惊逃”两种不良反映。地震时严重伤亡的众多事例,大多是慌忙向外奔跑所致。 (2)伏而待定。要保持镇静,迅速躲到附近最安全的地方,这是从历史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3)定后转移。在主震之后相对平静的一段时间内,迅速离开藏身之处,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最后,记住一则《安全避震童谣》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

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