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协工作
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文化源于人民,人民是文化最深厚的根基,人民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文化,是文化永恒的根基,血脉和源泉。我国《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中的很多篇章,就是由普通民众创作,真实记录了人民春耕秋收的生产活动生活情况的朴实无华的热烈情感。古代群众生产中的生活的艺术精品,已经成为我国古代诗词的典范,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份。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一文化,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人民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源于人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脱离人民,闭门造车,文化便成了无本这木,无源之水。
二、文化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发展的繁荣的归宿和目的。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改革和发展必需围绕着人民这个中心。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文化的发展是为了人民,人民历来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因。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者把歌剧与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相结合,创造了《兄妹开荒》,《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这样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新中国成立后,《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红色经典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经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好日子》等站在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和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文化成果更是不断涌现。中国人文建设进入了大发展的大繁荣的快车道。
三、文化属于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最终要由人民共享。白居易一生写了不少好诗,因为他懂得诗歌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他每写完一首诗,要先念给群众(包括不识字的老太婆)听。绘画大师吴冠中的画价值连城,但他满意的200幅作品大多赠给了美术馆。他常说:“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我的艺术属于人民我希望我的画为广大人民所拥有和欣赏。”的确,最有价值的文化果实并不是锁在保险箱,作为个人财产,而是具有广泛的传播力,终终在人民心里的工同财富。
总之,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繁荣兴盛。我们一定要紧密固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