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科
科学教案:维护生态平衡(凌玉)
8、维护生态平衡
福安师范附小 凌玉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二)过程与方法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鹰、兔、草的图片和收集有关沙尘暴、发菜、猎隼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2、设想一下:如果这条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带来什么后果?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将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和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的情况是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也许兔子会减少、鹰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4)这都是为什么呢?(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会失去平衡。)
(5)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荒漠化)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请把自己想到的写在书第19页对应的圆圈内。(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1)对鹰、兔的猎杀;
(2)为防止兔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
(3)为了经济发展而过度的放牧;
(4)环境的恶化导致草的生长困难。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出示图片或播放沙尘暴发生时的景象,学生阅读书第20页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的沙源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河套的毛乌素沙地周围。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书中介绍的就是我国宁夏地区的沙源区。沙尘暴的危害: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污染空气;影响交通;影响精密一起的使用和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它大多生长在干旱的草原、荒漠、平滩荒地和低山小丘,我国的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均有生产,而宁夏最为著名。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采集发菜的现象十分猖獗,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2000年6月20日国家已将发菜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猎隼又叫鹘,是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驯熟后可帮人捕猎。猎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近年来,由于猎隼在中东一些国家是王宫贵族的宠物,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境外一只经过驯化、体型高的啊的猎隼价格很高,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猎杀、猎捕和走私猎隼的情况非常严重。猎隼的数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引发鼠害泛滥,给当地牧民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猎隼现在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4)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3、小结: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是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四、拓展
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板书:
8、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
8、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2、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五、拓展延伸
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板书:
8、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建造什么样的地形?
用什么材料?
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