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
关于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研究
关于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研究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科学研究小组
问题的提出: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福安市富春公园北边,一条约
为何这个垃圾中转站会建在学校旁边?这一车车的垃圾最终又运往何处?我校的同学何时才能脱离在垃圾堆边上学的日子呢?一次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疑问抛了出来?老师建议我们班成立研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主题的确定:
城市垃圾从哪里来,有哪些种类,又是怎样处理的呢?我们决定求助于网络。经过上网搜集整理信息,我们了解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垃圾种类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
其中,生活垃圾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处理每日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极为重视的问题。各国政府采用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处理方法,特别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已成产业化,有较好的处理机制。
我国的大城市资金较为充足,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已建成多个正规的垃圾处理厂,采用分类后再焚烧、填埋等方式,探索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污染降到最低。而中小型城市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在垃圾处理的方式、方法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而中国城乡人口密度大,大量的垃圾分布在各个中小型城市以及广大城镇乡村。对中小型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商讨对策是我们本次活动的目的。以下是我们小组以福建省福安市为例对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实例。
福安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我市生活垃圾构成特性:
我们设计了《普通家庭生活垃圾种类、数量调查表》,请我校五年级学生以家庭为单位记录每户每天生活垃圾产生的种类和数量。通过统计2006年三月份第3周的数据可见;我市居民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等有机成分约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人均每天产生垃圾
二、我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
我们对福安市城区生活垃圾收集方式组织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城区三办两乡(城北办事处、城南办事处、阳头办事处、坂中乡、城阳乡)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定时垃圾收集方式,生活垃圾袋被装好后,由居民送到每栋楼门口垃圾桶内,或由小区内清洁工上到每个楼层收集垃圾,环卫工人定时通过垃圾车把垃圾送到最近的的垃圾中转站(一般是物业管理比较完善的小区,如龙城锦江、鸿辉等才能做到);2、垃圾箱房收集方式,居民把生活垃圾放置于小区内设置的垃圾箱房内(这是福安目前使用面最广的方式)。通常是几栋住宅楼或一个社区共享一个箱房,因为人们往往不愿意走近,所以经常在较远的地方就把垃圾扔过去,垃圾就容易散掉在外面。
3、街道上垃圾收集情况
三、我市活垃圾处理方式:
我市垃圾处理方式是以卫生填埋为主,以郊外堆放、简易填埋为辅。环卫处管辖下的三辆卡车轮番作业,将全市4个垃圾中转站每日约100吨的垃圾运至位于距城区
场区主要包括填埋作业区、渗滤液处理厂以及生活管理楼等配套设施,日平均处理垃圾渗滤液能力150多吨。渗滤液处理厂采用好氧和厌氧两方面工艺来处理填埋渗出的污水,其主要工艺流程为进水→UBF厌氧反应器→FE反应器→气浮器→氧化沟→沉淀池→出水。
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问题:
(下面这几点顺序可能要调一下)
1、对不按规定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行为教育不力,以罚代管,效果不佳。
2、城市垃圾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A、运送垃圾的卡车是非集装箱式的敞蓬卡车,所过之处,臭味四溢;B、我校旁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初期,此地属于城市边郊,但随着我校新校区的落成,公园路一带渐渐成为人口密集之地,苦于缺乏迁移垃圾中转站的70万元资金,该站迟迟无法迁址;C、环卫工人月工资仅480元,日平均工作8小时以上,节假日合家团员之日是她们最辛劳之时。随着环卫工作内涵的深入和外延的扩大,显得效率低、负担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由于政府投入不力,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来源,处理率低,处理效果差。
通过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区内工作人员上班实行三班倒制度,工作认真负责,但因为昂贵的电费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设备常无法开启,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直接排入富春溪,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4、由于没有有利的政策,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正处于萎缩状态,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由于不能有效的保障全社会采取洁净生产工艺,不利于垃圾的减量化。
二、垃圾分类问题:
到目前为止,垃圾的混合收集仍是我市采用的垃圾收运方式。垃圾分类收集推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1、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为方便起见,垃圾不定时定点投放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市民没有用袋子装垃圾,直接倾倒,加大环卫工人工作量,破坏市容市貌;垃圾袋装也存在垃圾袋袋口没有扎紧,引来苍蝇纷飞,影响环境卫生等问题。
2、分类收集设施不足,在设计上缺乏分类引导。目前福安没有垃圾分类投放的设施,使一些环境意识高的居民也无法分类投放垃圾。
3、分类运输的设施不足,致使本已分类收集的垃圾,又混合运输;
4、缺乏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即使本已分类收集的垃圾,也缺乏高效回收;
5、缺乏优惠的废品回收政策,致使废品回收未形成产业化,还属于无规范管理的私营状况。我市私营的废品收购站只回收废纸、铁品、塑料品等指定品种的废品,而一些可回收利用的金属、玻璃等无机物虽还有利用价值,却白白掩埋,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三、处理技术问题:
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论在条件简陋的城乡,还是其他住宅区的垃圾通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垃圾污染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手工(这是什么意思?)垃圾收集运输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产生了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蚊蝇肆虐以及病菌滋生等问题。
2、垃圾填埋处理是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坂中乡的生活垃圾只是采用简易填埋的方式,有时甚至是露天堆放。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阳头街道办事处、韩阳乡已采用了卫生填埋的方式,但该场地防渗采用了垂直铺设进行防渗,(需补充说明垂直铺设防渗的缺点)而且由于资金不足,与之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经常不能开启、使用,处理的渗滤液无法达到正常的排放标准,在暴雨的时候因渗滤液超出处理能力而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附近农田及富春溪。
垃圾场产生的填埋气体(什么气体?)直接排入大气,缺乏回收利用,这种自然排放的方式对大气以及周边的环境都造成了危害。
(2)填埋场缺乏规范的运营管理,缺乏监督。(主要针对拾荒者要补充)
垃圾填埋场的运营需要综合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好坏。对填埋场的运营管理要形成完整的体现。不仅要对填埋作业区的垃圾进行规范的作业,还要逐步实现对垃圾种类、数量垃圾,对地表水、地下水、渗滤液的数量、位置、对噪声、飘尘,对填埋气体的数量、特性等项目实现计算机的辅助管理。
我市垃圾处理策略
一、减少垃圾源
我市平均每天可产生1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其中一部分属于浪费。
经过调查,发现福安人外出吃饭喜好摆排场,点菜过多,造成浪费。其次,红白喜事大肆操办,攀比之风盛行,酒席之后的剩菜剩饭也成为垃圾源;第三,福安人重视节庆日饮食,从垃圾车日运表上可看出,节假日垃圾产生量是平时的近两倍。
广大市民要提高意识,杜绝攀比、浪费现象,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垃圾分类:
垃圾虽说是人们抛弃的无用之物,在垃圾之中其实隐藏着大量的可再生可利用资源。在当今这个能源紧缺的世界,垃圾能源的回收利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而我们应当推广利于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分类收集制。人们的习惯虽然不易更改,但是垃圾分类收集制的优点足以说服人们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习惯。
分类收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常关键的是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市民的参与和配合程度,既体现了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将直接影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成败。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 95.8 %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活动中,72.8%的人表示同意政府对居民加收垃圾处理费,但是仅有37.4%的人对我市垃圾回收的前景表示乐观。
我们的行动
一、校园行动
我校目前的垃圾主要分为两大类
A、可回收垃圾:(先分装在两个篮子中,再按要求分别倒在中间楼梯底层的两个大袋子里)
(1)纸品类:包括学习、办公用的全部纸张和书本等。
(2)塑料铁品类:包括饮料类塑料瓶、铁瓶、易拉罐和塑料纸等。
B、不可回收垃圾:(先装在铁皮垃圾斗中,再直接倒入各层楼梯间的垃圾箱)
(1)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2)指废玻璃、废酒瓶及其他玻璃制品等。
第一阶段:
1、2006年5月上旬,我们以校园张贴、小星星广播宣传和校园网发布等形式向全校发出以“垃圾回收,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垃圾回收倡议书,建议各班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我们的研究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年段,开始向全校全面铺开。
第二阶段:2006年5月中旬,校环保大队通过校园垃圾回收管理制度,通过微型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向全校同学普及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
第三阶段:2006年5月下旬开始至今,全校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具体方法如下:
1.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在本班将垃圾有序地进行分类放置。
2.每天指定学生将分类的垃圾送倒教学楼中间楼梯最底层的两个垃圾袋中(即原来倒学生奶空盒处)。
3、每天下午放学时,环保大队有专人登记各班级送倒垃圾资源情况。
第四阶段:2006年6月起,少先队组织各中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同学环保意识,化心动为行动。如开展“环保标语”征集活动、环保大队委竞选活动、“你的多余,我的需要”变废为宝活动。在“你的多余,我的需要”变废为宝活动中,各班学生把家中暂时不用,弃之可惜的“废物”与同学交换,许多同学不但得到了心仪已久物品,又实现了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每学期都举办。(这些活动照片都有吗?没有可以去少先队那儿找,我们学校曾开展过这些活动)
二、社区活动
1、我们请全校同学以家庭为阵地,向亲戚朋友宣传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分发“垃圾分类回收” 倡议书。努力实现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一个家庭,带动几个家庭实行圾分类回收制的设想。
2 、我们多次来到社区、街道,用口头宣传、给市民发有关垃圾回收的倡议书等方式,宣传垃圾回收的重要意义,教给垃圾回收分类的方法,并在福安富春公园门外这个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上开展了以“垃圾也是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我们的行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肯定。
3、我们向酒楼、饭店分发倡议书,建议他们制定奖惩制度,鼓励宾客点适量的饭菜,杜绝浪费行为,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
三、给政府的建议
垃圾处理的管理和控制真实反映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水平,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体现出地方政府对这项关系子孙万代的工作重视程度。 本次调查研究实践活动至今历经9个月,保护地球资源,实行垃圾分类,我们将持之以恒。但作为小学生,我们在能力和精力方面都力量有限,真正要改变我市垃圾处理现状,根本在于政府,因此我们给政府(什么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调查,合理规划,管理规范
1、垃圾既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垃圾。我们要想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必须首先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响应和支持。必须从法律、政策、技术规则等方面对垃圾处理加以行为规范。对那种随意倾倒垃圾的事件必须进行整治,尤其要制止向河道中倾倒垃圾的极其不负责任行为。
2、重视环卫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可以以家庭人口数为单位向居民征收垃圾处理费,以群众的力量解决经费困难问题。
3、责成环卫处建立垃圾分类标样档案,为下一步城市发展后的垃圾处理方式变革(确立适合于每一城市的垃圾处理技术和建立相适应的规模化垃圾处理场地)留下一手档案资料。
4、我们根据我市特点,可以对饭馆每日倾倒掉的饭菜实行定额标准的环保控制,达不到标准的饭店实行定期停业整改,以此促成他们对就餐人员浪费行为的监督。实行这一制度以后,在执法上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搞罚款,也当考虑到有一个过渡期。
5、由政府提供场地,成立旧物交换市场,实现居民家中闲置资源的最优化,变“废”为宝。
(二)、垃圾分类的普及和管理
1、以鸿辉、金沙、龙城等几个物业管理相对规范的小区为试点,试行垃圾分类制度,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因为通过问卷调查,有80%的人表示如果家附近有垃圾分类箱,愿意将自家垃圾分类投放,有16%的人基本愿意。
2、建立福安市垃圾分类管理体制,设置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