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

我校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12-05-15 发布者:admin 阅读 : 3443

1、学校简介: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创办于1902年秋,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示范小学,是中国名校之一。学校教职工116人,40个教学班,2427名学生。学校始终把“创建一流的办学条件,营造最佳的育人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提出了以“让校园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的办学理念,实现“立足人本,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育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9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

学校以广搭体验与实践平台,校园成了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科研、科普教育和艺术教育等四大显著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打造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以构建绿、美、楼、廊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以开展校园五大节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学生活动文化,以开展经典诵读、书香教室评比、书香家庭评选为主要内容的书香文化,以开展评选校园形象大使、阳光少年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学生行为文化。学校被列为省市级校园文化及实践基地建设示范单位。德育科研:学校承担国家级“八五”至“十二五”德育课题的实践研究,其成果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学校被遴选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福建省中小学先进道德教育试点校。科普教育:通过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普节为载体,精心组织科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学校涌现了许多科普小能手。在第20届至27届福建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42件学生科技作品获奖,其中7项获全国一、二、三等奖,11项省一等奖。学校被确认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获得全国和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和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艺术教育:通过构建大艺术教育氛围,开拓创新艺术课堂,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艺术小能手层出不穷。近几年来,4件少儿舞蹈作品获全国一、二等奖,8件获省级一、二等奖,其中《小小山哈闹红灯》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荣誉奖”。98幅学生美术作品入编省小学美术教材,100多幅学生书画作品发表于报刊,4名学生书画作品专集出版发行,10多幅学生国画作品参加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画展并被收藏。学校被评为福建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美育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和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2、以往成绩:学校近年来在科技教育方面所获得的十个最重要的奖项

序号

获奖

时间

奖 项 名 称

设 奖 单 位

获奖原因

1

2012.4

科学幻想画《动物语言听测仪》获第二十七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

比赛

2

2012.4

科学幻想画《幻想明天》获第二十七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

比赛

3

2011.11

第十二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

评比

4

2011.8

科学幻想画《月球太阳能》获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比赛

5

2011.8

科学实践活动《中国历史红茶“坦洋工夫”的调查研究》获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比赛

6

2011.5

科技项目《多功能健康枕》获第二十六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

比赛

7

2011.5

科学幻想画《超级防疫空气过滤器》获第二十五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

比赛

8

2010.5

科学幻想画《魔幻厨房》获第二十四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

比赛

9

2009.5

科技项目《肩背式输液架》获第二十三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

比赛

10

2008.8

科技项目《旋转视力表》分别获第二十二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比赛

 

 


3、学校科技教育成果与措施

3.1.科技创新活动已形成了“点上突破、面上铺开”,“人人参与”的特色。目前,我校除了每个年段常年开设科技兴趣小组外,还有校级十几个科技社团活动,每年为期一个月多的“福师附小校园科普节”是我校科技活动的盛会。学生参与率达百分之百。因此,师生中涌现出了许多科技创新小能手,他们在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殊荣: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2人;省级一等奖13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7人(看附件);此外,学生刘颖创作的电脑绘画作品《菊花台》,获得全国电脑绘画作品一等奖, 10多人在省市各级的电脑制作、航模等比赛中获奖;6篇的学生奇思妙想发表于CN级刊物;3名科技教师获省级以上表彰。

学校也相继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还先后被相关部门授予中国名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校、福建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等90多项全国、省级荣誉称号。

3.2.学校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兴校”为主题,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1、加强科技教育的有力领导,确保科普教育的蓬勃开展.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教领导小组,制定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建立科技教师辅导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学校特别成立科技教育教研室,及时研究部署、落实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

2、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我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基础。我校鼓励每位教师往“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想方设法引进有科普教育专长的教师,目前学校配备和培养了20多名热爱科技教育专兼结合的科技教育队伍,确保开展科技教育的需要。此外,还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与社会上科普专家与校骨干教师一起,成立社区科普活动组,提高科普活动指导力量。

3、开展多元科技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依托“全国科普日、校园科普节”,开展主题科普实践活动。二是在保证开齐开足科学课、实践课的基础上,还常年开设如“创新发明”、“航空模型”、“科学实践”、 “标本制作”、“气象观测”、 “电脑创作”等兴趣小组。三是充分利用校外科技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学体验活动。四、利用有效媒介平台,密切与社会、家长、学生的沟通与联系。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校讯通、校报上是我校发布科技时事动态、校园科普活动情况、师生获奖信息。此外,还经常在《家长学校课程》专题学习有关科普知识。加深家长、师生、社会对科普活动的认识和合作。

 


4、科学与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校秉承“教育发展,教师先行”的宗旨,不断推动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1.学校配齐配足科技教师,开齐开足课程。目前学生2427人,40个教学班级,学校配备专职科技教师8名,大专以上学历,年龄都在25-35岁之间。同时吸收有专长的20多名兼职教师,还有有专长各类型的家长志愿者承担科技社团教学。拥有两位省级优秀科技辅导员,培养了一批校级的优秀科技辅导员,和稳定的百人家长志愿者,形成了专职、兼职教师传帮带及互动的良好氛围,并按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课程,全方位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及社团活动。

4.2.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①、保证培训时间,将培训常规化。科技教师培训工作由学校教导处和科技教研室统一管理和协调,制订规划和计划,切实保证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