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火炬
幔帐戏入校园 别样课堂嗨起来
——福安师范附小闽东文化周戏曲入校园活动报道
11月19日上午,福安师范附小的多功能馆里笑声不断,掌声如潮,原来为了让师生近距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闽东优秀文化遗产,学校请来了福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幔帐戏的传承人雷伏团,正在给师生带来一节特别的队课呢!
主持人陈老师介绍,台上表演的是曾经流传在福安民间的绝技——幔帐戏,又被称作“布袋戏”“掌中戏”“扁担戏”。在宽不及一米,高不过半米的挑担台戏间,表演者一人手脚口舌并用,通过吹拉弹唱杂耍等,操纵着多个形态传神的指头木偶,用福安方言或说或唱,将跌宕起伏的剧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谓“一口道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万兵,万般妙计由在手,喜怒哀乐从一人”!由于幔帐戏的精彩绝伦,如今已经被列入福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得后人传承和发扬。
同学们正好奇,如何能够一人身兼数职,撑起整个演出,幔帐里头有何玄机?雷老师大方地邀请老师和同学们揭开幔帐,探探里面的乾坤。原来,在雷老师精巧的布置下,小小的幔帐里,个个形态各异的人偶、锣鼓乐器各司其位。表演老师坐在装道具的箱子上,将套着木偶的双手伸到台前表演,自己则藏在屏风后面,透过屏风缝隙窥探前台,确保人偶表演到位。
雷老师少年时代就拜师学艺,至今已有40多年的演出经历。为了让师生带来更多丰富的亲身体验,雷老师还将自己的五十多个造型各异的木偶全部分发到台下师生手里,现场指导如何操纵。台下师生全情投入、学得兴致盎然,甚至还有同学用手中的木偶现编现演,也过了一把戏瘾。
幔帐戏入校园活动是我校今年闽东文化周系列活动的精彩亮点之一。在每年一度的闽东文化周期间,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师生近距离学习和传承闽东传统文化的瑰宝,让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好文化、好传统能够在校园里展示,让少年儿童主动争当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