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2018.03.16福师附小父母学校第一期第七课《阶段理论知识梳理与技巧运用综合演练》
这些家长晚上冒雨去附小听什么?
2018年3月16日晚上,天下着雨,室外有些寒意。福安师范附小多功能馆灯光明亮,家长们正专心致志地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松振老师讲课──《阶段理论知识梳理与技巧运用综合演练》,并积极参与技巧演练。
这已是福师附小父母学校第一期第七课,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阶段理论知识梳理,二是运用技巧综合演练。
一、本课围绕以下十个要点对阶段性理论知识进行梳理:
1、案例一:
春节期间,妈妈给孩子买了新手机,因此孩子一直在家玩手机,妈妈担心孩子连续看手机时间过长影响视力,与孩子多次交流无效,妈妈很困扰,课堂上就此案例进行了实战演练,通过许老师的分享与指导,学员明白了:当父母有困扰(孩子没困扰)时,应该采取“行为─影响─感受”这三个步骤和孩子交流。要把这件事对父母的影响告诉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满足父母的需要,从而解除父母的困扰。
2、案例二:
女儿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她很喜爱这只小狗。当她得知“狗的寿命不很长”这一信息后,担忧这只狗迟早有一天要离她而去,常常表露出伤感。父亲希望女儿不要为此太过悲伤,关爱地劝慰孩子:“的确,狗的寿命一般在10─15年,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他的交流让女儿当场有些接受,可是,此后孩子的忧伤情绪周期性出现。为此,他寻求安慰女儿的有效方法。
现场,就此案例进行了实战模拟演练,经过许老师的分享和指导,学员们再次深刻感悟到:当孩子有困扰时,父母要积极聆听,聆听时表情神态要真诚、亲切,听的过程要认同孩子的心理感受,能换位思考,听出孩子困扰的真实感受,让孩子的忧伤情绪结束,从而放松地面对学习和生活。